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慢性鼻塞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是鼻子发痒、打喷嚏和鼻塞等。许多父母担心他们孩子的过敏性鼻炎。以下是避免幼儿患过敏性鼻炎的15个提示。
I.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鼻炎的简称,也叫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粘膜的炎症,以充血或水肿为特征。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物质的过敏反应引起的鼻炎,可引起一系列的过敏性症状。
管理婴儿过敏性鼻炎的十五个提示
1.积极治疗儿童的其他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以防止过敏性鼻炎的发生。
2、积极预防和治疗急性呼吸道疾病,避免诱发过敏性鼻炎发作。
3]消除尘螨,每周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用热烘干机烘干或在阳光下晒干。
4、被褥要用抗螨虫的材料,被子要每天叠好。
5.少用织物或毛绒玩具、地毯和挂毯,尽量减少室内家具。
6、保持房间干燥和通风,一定要减少室内植物。
7不要养宠物,如果你已经有了宠物,确保它们被关在屋外或卧室,并定期给它们洗澡。
8、家中应定期进行彻底清洁,以消除蟑螂。
9 仅仅避免过敏原有时是无效的,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药物和免疫疗法。
10 在花粉季节少带孩子外出,尤其是在有风的时候,减少或避免户外活动。
11 在敏感季节最好不要使用空调,关闭窗户,减少开窗次数,尽量使用空气过滤器。
12 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回来后洗澡,洗掉落在你头上和衣服上的花粉。
13、洗过的衣服最好用烘干机烘干。
14、生活规律,饮食均衡,多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15、从小教孩子用冷水洗脸,使皮肤经常受到刺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气。
三、为什么婴儿会患过敏性鼻炎
1岁时最常见的过敏原是房屋尘螨、皮屑、毛发、温血动物的唾液和尿液、鸟类的羽毛和食物。房屋灰尘中含有大多数螨虫和它们的粪便,抗原性的身体部分和粪便会进入灰尘。家中的死角和地毯也是尘螨的主要藏身之处。
儿童在地毯上爬行,吸入大量的过敏原,诱发或加重该病。在冬季,婴儿经常感冒,可能是由于尘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
婴儿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1.鼻子发痒,不断打喷嚏。几次持续的打喷嚏,然后是鼻塞和流鼻涕,特别是在早晨和晚上,是常见的。
2.沉重的、透明的鼻腔分泌物。打喷嚏时伴有大量的鼻腔分泌物。但是,当急性反应消退或消失后,如果有继发感染,分泌物可能会减少或变稠,变成粘液脓性分泌物。
3. 鼻塞。它的严重程度各不相同,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或交替出现。
4. 嗅觉的干扰。当由粘膜水肿和鼻塞引起时,通常是暂时的。那些由持续的粘膜水肿导致的嗅觉神经萎缩引起的更可能是持续性的。
V. 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应与下列情况相区别。
1.血管运动性鼻炎
患者有时会因轻微触摸鼻子而引发闪电式发作,突然出现并迅速消失。其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没有鼻痒,口服感冒药后症状可以缓解。触发因素可能包括热或冷的变化、姿势的变化(站立)和情绪压力。
2. 嗜酸粒细胞性鼻出血
症状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相似,尽管原因不明,但与过敏无关。患者经常出现间歇性鼻塞,不断打喷嚏,并有大量粘稠的粘液性鼻涕,常常伴随着头晕耳鸣、疲劳和咳嗽等一般症状。
这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过敏性鼻炎可能伴随着发烧和其他全身不适,鼻粘膜可能非常红肿。
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婴儿的治疗和护理
1.物理治疗
避免过敏原和刺激物:避开水壶的底部尤其重要。
②蒸汽吸入和盐水喷雾或吸入:可暂时缓解鼻塞,改善气流。盐水可以稀释粘膜并改善嗅觉。
③运动:可以减少鼻腔气道阻力,缓解鼻塞。
2.抗组胺剂。
它们通常被用作一线补救措施。然而,它们也有不良影响,如粘膜干燥和嗜睡。较新的非镇静型抗组胺药的作用时间较长,昏昏欲睡的情况不太常见。
3.减充血剂
也被称为血管收缩剂。减充血剂鼻喷剂和滴剂含有苯肾上腺素(Neoforin)、羟甲唑啉、羟甲唑啉和麻黄碱。所有这些药物都在10分钟内起作用。婴幼儿如果过度使用,往往会变得烦躁、哭闹和失眠。连续使用可能导致停药后出现药物性鼻炎。因此,减充血剂鼻腔片在连续使用7天后应停用。
4、抗炎症药物
① 外用色甘酸钠和奈多罗米:对早期和晚期IgE介导的反应都有效,但对打喷嚏、清鼻涕和鼻痒的效果好于鼻塞,<10%的病人有局部打喷嚏、鼻部刺痛和烧灼感,对较严重的病例不如鼻部皮质激素有效。
鼻用皮质类固醇:鼻内皮质类固醇对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都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地塞米松可能引起全身吸收,只能短期使用。在出现鼻内感染时应停止使用。
5.抗胆碱能制剂
长期局部使用Adequan是相当安全的。鼻腔投药或喷药时,将头向后并向投药一侧倾斜,投药方向略微向外倾斜,并保持这种姿势几秒钟,以确保药物充分分布在鼻粘膜表面,而不是喷入鼻中隔。
6、免疫治疗(IT)。
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治愈过敏性鼻炎,但可以显著改善80-85%的患者的症状,并防止哮喘的发生。
7. LTs拮抗剂
LTs是引发鼻部症状的重要介质,因此LTs拮抗剂如Zallust和montelukast很有用,临床上多与抗H1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但这些药物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